广州开放大学校长熊军:新时代 新使命 开放大学积极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3027 0

h7v958ta4

2023/7/2 18:55:25   

  5月,“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十周年总结会暨2023开放大学视野下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论坛在广州开放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由广州开放大学和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会后,广州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军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教育在线:从“一台电视,就是一所大学”到现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全民终身学习提出新的要求,广州开放大学是如何拥抱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如何进一步通过教育数字化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熊军:关于这个问题,我大概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第一,按照我对远程教育技术的理解,从广播电视到今天,远程教育技术已经升级了五代,到现在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代表。实际上在1979年复校之后到今天,无论是广州开放大学还是全国开放大学系统的同仁们,一直都在根据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的变革。
  2008年以后,广州开放大学紧扣服务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使命任务、办市民“家门口的大学”的理念,在发挥电大系统远程教育优势和深入行业企业、农村村居、基层社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布局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致力于构建数字化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建成“广州终身教育网”“广州职工教育网”“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平台,同期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分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早在2010年,我们承接了国家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个专项,就是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专项改革,当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广州市数字化学习服务指导中心放在了广州开放大学,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好,学校专门构建了一个专家组,由校领导亲自任组长,同时走访了国内的同行以及国际的一些相关院校,拿出了一个“四化双网”数字化大学变革的计划。我个人觉得,那是广州开放大学第一次进行数字技术的变革。就是以“数字化”的技术构建“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以“标准化”的理念铺设“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以“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的规模应用,以“品牌化”的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社会氛围,致力于通过构建“四化双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为后续数字化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做的时候,我们是按照人群来推开的。首先是面向工人、面向农民、面向社区等。一是,早在2009年实践基础上,我们就推出了“求学圆梦工程”,这个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大学是第一家,通过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主动送教上门融入企业,服务广汽集团、溢达集团等12600多家企业,在校生超过8万人,6.2761万人次完成学历提升或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网络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一网通”工程。“一网通”工程为整个广州地区11个区,2286个社区的村级干部提供在线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也就有了我们“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
  第三,我们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了广州市终身学习网,其中之一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依托这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广州地区17万中小学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一开始,广大中小学老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不太接受,认为传统的线下学习是比较好的,感觉线上的学习不太亲切,缺乏互动。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生了转变。因为广州是一个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的超大型城市,除越秀、天河、荔湾、芳村这些老城区之外,广州还有从化、增城、花都、白云,包括南沙、番禺等郊区县。这些郊区县的老师如果要到市区、老城区来,到校本部从事线下实体学习的话,是存在困难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就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在整个广州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成为了在职继续教育的首选公共学习平台。现在这个平台也从广州走向了广东,走向了全国,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三大门户平台之一。
  第四,我们也利用广州市全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中心服务体系,构建了广州市面向社区的“1+25”的社区数字化教育服务系统,连续实施了4年,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工人、农民、中小学教师和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工、农、师、长”四个办学品牌。我们面向广大市民,全面地铺开全民终身学习,我个人觉得广州开放大学还是走在前列的,先行先试,做了大面积的尝试,形成了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种网络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广州学习城市、学习社会的建设。这是我们第一个重大改革阶段。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将过去那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转向优质、精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那就必须对整个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站等进行升级、提升。一是硬件整体环境的全面改造,学校已经拿出了“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在2023年、2024年、2025年自筹资金,投资1.02个亿来对整个学校的数字化学习的硬件系统,往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
  第二项工作,将过去从2010年到2022年这十几年间积累的数据,也就是大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比如中小学老师,你在我这里学习的10年,学习10年之后,无论你的网上学习的情况,还是课堂教学的情况,还是老师课堂教学的情况,我这里都有丰富的数据。拟对整个广州地区17万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个人教学情况的实时、精准画像。通过画像让每个老师了解这45分钟的课堂中,有多少时间是有效做功,有多少时间是平效做功,有多少时间是低效做功,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也能提升改革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老师现场的课堂教学的分析,了解学生关心什么,想学什么,了解什么,利用这种大数据分析,把握学生需求的情况,再根据学习需求来进行学生的培养,包括资源、课程的建设。
  所以从教育技术来说,升级了五代,从这种教育方式,从我们学校的蜕变来说,这就是未来我们需要把握的方向:从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转向个性化、精准化,优质化的教育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整个广州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办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各种类型的群众,各种类型的市民,各种类型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
  中国教育在线:广州开放大学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熊军:这个问题可能更多的是面向行业,面向群体。作为一所地方的开放大学,我个人觉得,它存在的理由,其实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价值。这就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有清晰的使命和任务。作为开放大学的校长,包括团队,必须要了解广州地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这一点,我也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建校几十年来的探索。
  学校于1961年创办,到1966年停办,1979年复校。复校之后,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这30年,学校主要为广大成年人提供学历补偿教育。实际上从2008年之后,学校的整个办学重心就已经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如何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从2008年到今天,十几年过去了,学校结合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做了这几项工作:
  第一,因为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是粤港澳大湾区双擎联动的一极。广东省有个特点,外来人口特别多,制造业规模比较大。在制造业就业的产业工人七成是外来务工人员,本地人在制造业就业的不到三成。第二,在这些产业工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不足30%,70%是高中或以下学历。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在整个中国都举足轻重,而产业工人的这种文化状态,肯定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早在2009年就主动与广州市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进行合作,服务整个产业工人的能力提升工程,进而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这是我们办的第一个服务项目。
  2011年年底的时候,广州市委组织部经过调研,发现广州地区2286个村居的两委干部整体学历水平,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不到17%。这样一种学历结构状况,很难承担起整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按照组织部的要求,与广州市委组织部密切联动,在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国家开放大学的支持下,出台了“羊城村官上大学”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设,这是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
  第三项工作我之前提到,就是服务学习社会建设。这项工作我们早在2010年开始,前5年重点放在面向社区居民的学习上,2018年开始,我们把整个社区教育学习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老年教育上。因而,在2018年开始,我们就成立了整个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第一家老年开放大学,目前我们在广州地区构建了唯一一所广州老年开放大学,11个区建了22个学院。广州市在镇级建了868家老年学校,还有许多老年村居学习地,建立了市、区、镇级、村级、市级的老年办学体系。我们广州开放大学已经成为了居广州老干部大学之后第二个专门面向普通市民的、普惠型老年教育的主体实施机构。换句话说,广州市到现在为止已经形成了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和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双主体的老年教育供给格局。所以在服务老龄化领域,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这是第三方面。
  第四,随着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方案的出台,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探索与南沙区的合作,就是如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已与南沙区委区政府进行了工作对接,也跟南沙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南沙区委统战部,以及南沙区教育局建立了互动。因为南沙方案中一点是欢迎香港地区的青年人到广州来定居、就业,来一起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参与南沙的开发和建设。这些工作人员可能也需要学历提升,需要再次培训。目前这些项目正在探索之中,我们也在积极行动。
  所以整体来说,我们的重点,一是面向制造业强国推出了产业工人求学圆梦行动;第二是面向乡村振兴的“羊城村官上大学”行动;第三是面向老龄化的老年开放大学建设;第四是面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南沙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徐徐拉开。除此之外,我们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比如,与广州市妇联合作,推动妇女的培养,另外我们铺开了面向广州地区的南粤工匠、粤菜师傅的培养工程。与此同时,我们也构建了广州开放大学的家政学院,近年来正在进行。这些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未来我们在这方面会继续发力,使我们更好地扎根于城市的成长,因为我们是以广州命名的开放大学,更要体现自己城市的属性,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学校目前在服务地方,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所做的基本工作的情况。
  中国教育在线:目前,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的工作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加强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类型的互融互通?广州开放大学是如何做的?
  熊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这个板块,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还有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教融通”的概念。我个人觉得,“三教融通”更多是面向于职业院校来说的。但是对于开放大学还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因为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诉求。
  我原来在职业院校工作了11年,又到开放大学工作了7年多,我根据自己所做的两个不同岗位的工作,包括它的教情、学情,也会做一个类比。类比之后,我有一个体会:从开放大学来说,无论是开放教育还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强化它的职业性,真正要实现产教融合。为什么这么说?以广州开放大学目前存量学生来看,我们的学生主体分布在几个专业:第一,行政管理;第二,工商管理;第三就是学前教育。这三个专业的人数占了整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2/3以上。这些专业多数都属于过剩专业,在高职需要面临淘汰,而在我们这里恰恰是生源最旺盛的专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端倪,就是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需要下工夫。
  即便是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包括会计、财政金融等专业,以职业院校来说,它的职业教育特征不太显性,相对来说是“大路货”专业,“万金油”专业。在新的形势下,恐怕我们要给它们赋予新的内涵。比如过去我们强调实体经济,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网络贸易大幅增加,电子商务大幅增加,那么在工商管理专业上,我们能不能更多地植入一些元素,比如数字技术的直播带货。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对这个专业进行革命的改造,是需要我们开放大学同仁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比如行政管理专业。过去的行政管理,学生毕业之后要学会办文、办会、办事。办文、办会、办事是传统意义上的,这个东西在本质上不会有革命性的变革。但是,在数字化的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来临之后,如果我们还是继续沿着过去的衣钵,强调简单的、传统的办文、办会、办事,显然难以适应现在企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在现代数字技术环境下,对于行政管理岗位的一种新型的职业要求,要对它有一个新的理解。
  再比如财会类专业,80年代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全校的学员都要进行珠算测试。如果珠算测试不合格,会计就不能及格,我当时就参加了珠算考试,但是现在来说,珠算已经成为了“古典”。现在我们更多是用数字软件来完成工作,只要把数据输进去,电脑软件直接就可以生成财务报表或者资产审议表。在现代信息技术下,我们的会计专业如何进行传统变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而我们要铺开这项工作,开放大学必须更加开放,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我觉得是“三教融通”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方面,更加积极地实施开放办学,实施产教融合,推动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使我们的专业更加具有时代性,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层,我们现在也在尝试,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强国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广州开放大学的办学实际,办学条件,能不能适度开发一些具有本土特性的专业,不断地降低传统专业的比重,增加新专业,使我们的专业结构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比如近几年,我们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办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国际汉语语言文学专业,面向从海外到中国工作、生活的人,教他们学非常原生态的汉语,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第二个专业是体育运营与管理,学习如何开健身房,如何来管理体育健身器材,如何更好地服务市民现代的、具有运动时尚的生活,变成运动达人。这两个专业都是国开力推的,学生总量80%以上在广州,我们理应做更好的专业变革。
  除此之外,广州是一个千年商都,而商都必须要交通先行。广州也是一个远海城市,它有发达的港口,陆港、空港,还有水运港口。陆港有铁路职业学院,空港有广州民航职业学院,但是面向水运的、海运的港口专业,是非常少见的。我们下一步也想就这个方向向国开申报新的专业,建立团队,构建课程、资源,打造成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这样使得我们在职教融通方面能够迈出一个有力的步伐,推进产教融合。
  第二大方面,学历教育跟非学历教育其实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开放大学来说,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能够加强同职业院校的合作,把职业院校的资源运用到整个全民终身学习中去,更好地服务学习社会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体会是,强扭的瓜不甜,要让别人跟你合作,用比利时的一句话来说,“你想让别人爱你,首先你要让自己变得可爱”。换句话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做得最好,那自然“万商云集”,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产教融合做得更好,更好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这是我个人对于“三教融通”,对于开放大学应该如何思考的一种理解。
  中国教育在线: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开放大学的定位是否有变化?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否还需要?
  熊军:这可能是全国整个开放大学系统必须面对,而且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到去年,按照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整个中国15岁以上人口,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68.3%,接近70%的水平。换句话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了。站在这一点,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现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必须加以控制了,不需要无限提升。因为从人才结构来说,也不宜无限制地发展高等教育。
  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国家人口老龄化加速,新生儿出生率在大幅下降。在未来一段时期,从学校教育来说,无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中高职院校、本科院校,都会出现现有的办学资源盈余的情况。换句话说,有一部分的资源可能要面临转型,要不就关闭。这种情况,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正在出现,包括欧美不少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也不会例外。
  这样的情况之下,以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应该说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它的资源、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相比成人教育,有更大的优势。基于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开放大学的开放学历教育,包括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未来几年将逐步萎缩,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但是萎缩不等于不存在,未来开放大学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当生源下降了,我们如何来创优提质,使得我们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更加有竞争力,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我们开放大学系统必须同题共答,解答好这个题,否则开放大学的开放学历教育或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这是我们需要强调的。
  所以近几年,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之下,将创优提质放在了重要位置。当然,不管是开放教育也好,普通高等教育也好,还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从2012年以来,都把质量放在了优先位置,先后出台了“双一流”建设工程,“双高”建设工程,优质学校达标工程,国家开放大学的创优提质工程等,其实都是这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赋予的新的内涵要求,我们开放大学系统也不例外。作为地方开放大学,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大势,要直面现在的问题,积极深化改革,使我们的学历继续教育能够更有生机活力,更有生命力,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到开放大学工作七年多了,通过查阅学习国家开放大学20年校庆、30年校庆、40年校庆的相关材料,我有一个体会:其实早在2008年左右,也就是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第一次进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之后,教育部当时已经根据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要求全国开放大学系统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在2008年、2009年教育部相关文件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明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对这个问题认识还不太透彻,不太到位。
  尽管如此,在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实际上全国的开放大学同仁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战略转型,已从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为主,转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发展格局。过去是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现在,当非学历教育比重不断提升的时候,其实就是开放大学深化转型改革的一个进程。当有朝一日,我们整个开放大学系统业务体系中,非学历教育办学的收入或者工作量占比超过学历教育之后,应该说就是国家开放大学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基本到位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什么时候才正式爆发?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不管这个时间点是何时,这预示着一个时代,预示着一个潮流,我们作为地方开放大学,对这个问题应该有高度的警觉和认识。换句话说,我们在把握学历继续教育创优提质的同时,应该义无反顾地按照国际教育的发展理论,积极推进服务学习社会建设的这个大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整个工作重点从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转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最终将整个学校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上。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开放大学系统将会焕发出无穷的生机活力,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们现在正在路上。我们在继续把学历教育创优提质作为重点,与此同时,加大了对各类群体的服务力度。因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实际上跟一个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密切结合,有些地域可能会快一点,有些地域会慢一点。但是不管快慢,这都是一个趋势。我们最终都要回到同一个原点,我们都要面向同一个未来。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积极践行,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为统领,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依托新时代的教育实践的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合一,把党和国家的这种大政方略,把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与学校的综合改革实践紧密深入结合起来,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中去。
  如果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整个开放大学的未来还是阳光灿烂的,道路只会越来越宽广,也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时代是美好的,我们做最好的自己,一切交给未来!

热门主题

  1. “邮”你炫 耀出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永州市分行2024年校园招聘

  2. “邮”你炫 耀出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株洲市分行2024年度校园招聘

  3. 2023年海南省秋季引才小分队进校园 活动(长沙站)

  4.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2024年度校园招聘公告

  5. 学校与区域、兴趣与专业、专业与职业——高考志愿填报要重视匹配度

  6. 各地公安机关处理一批涉及校园安全的谣言信息

  7. 关于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数字化研讨会的通知

  8. 多地推动考古学专业建设,冷门专业逐渐“热”起来

  9. 江西修订省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作者最新文章

  1. 各地公安机关处理一批涉及校园安全的谣言信息

  2. 关于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数字化研讨会的通知

  3.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林宇:健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促进“四链”有机衔接

  4. 广州开放大学校长熊军:新时代 新使命 开放大学积极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5. 教育部与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陈杰会见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

  7. 人社部、教育部发文,积极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

  8. 2023年高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9. 学校与区域、兴趣与专业、专业与职业——高考志愿填报要重视匹配度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浙ICP备19038669号-1 联合校园 @2021 unuid.com